2025 年 11 月 1 日【前彎一定要彎嗎?】 瑜珈老師帶你重新認識「柔軟」的真正意義 文章專欄最新活動 文章目錄前彎的真正目的:延伸而非角度柔軟是一種過程,而非成績安全前彎的關鍵技巧前彎也是向內探索的練習前彎精髓:方向比幅度更重要 在許多人眼中,「瑜珈」好像是身體柔軟者的專利。看見別人前彎時額頭幾乎能碰到小腿,就不免懷疑:「我筋這麼硬,是不是不適合練瑜珈?」但事實上,前彎(Forward Fold)並不是要你彎得越低越好。真正重要的,是在動作中維持「身體的延伸」與「安全的界線」。 前彎的真正目的:延伸而非角度多數人一聽到「前彎」,就會急著讓頭往下掉、背拱起來。但這樣的動作,往往讓下背代償、骨盆後傾,反而壓迫了腰椎,讓原本想「放鬆」的動作變成「拉扯」。在正位瑜珈的觀點中,前彎應該從骨盆前傾開始,想像脊椎一節節向前「延伸」,而不是整個人往下「塌」。 若坐姿前彎時,下背會拱、骨盆無法前傾,可以墊高坐骨,或在膝蓋下放毛毯,讓脊椎維持延伸感。 若站姿前彎時,大腿後側(腿後腱)拉得緊、膝蓋會抖,可微彎膝蓋,這樣反而能讓身體更放鬆地向前。 柔軟是一種過程,而非成績有些學生天生筋軟,前彎輕鬆就能碰到地面;但也有人像是跑步員、重訓者或久坐上班族,腿後側肌群(Hamstrings)與下背肌肉都偏緊,這時如果勉強去「壓」,很容易造成下背痠痛或拉傷。在【瑜珈旅程 Yoga Journey】的課堂裡,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前彎不是要去摸地板,而是要在呼吸裡找到身體延伸空間。」 若屬於「久坐族」,可以多練習「半前彎」搭配牆面或瑜珈磚,幫助脊椎延展而不壓迫腰椎。 若你下背常緊繃,可以在前彎時雙手撐在椅子上,讓脊椎保持長度、腿後側漸進放鬆。 安全前彎的關鍵技巧熱身腿後側:先從「下犬式」、「金字塔式」或「半前彎」開始,喚醒大腿後側。啟動核心穩定:有核心支撐的前彎,能避免身體下塌與代償。善用輔具:瑜珈磚、瑜珈繩或毛毯都能協助找到更好的骨盆角度保持呼吸順暢:每一次呼氣,讓身體多一點釋放,而不是「壓」下去。 下犬式是瑜珈中非常常見的基礎體位法。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 腿後側(Hamstrings)柔軟、 脊椎延伸、 肩膀穩定、 骨盆與脊椎的協調。 對很多人來說,下犬式最常見的困難就是: 「腳跟壓不下去、腿拉得很緊、背拱起來。」這通常是因為大腿後側太緊,導致骨盆沒辦法順利前傾,進而影響整個下犬式的延展感。 「先踮腳,再下犬式」= 先創造空間,再追求延伸。對腿後側緊、骨盆卡的人來說,這樣的進入方式能有效避免下背代償與肩頸緊繃,同時讓整個下犬式更穩定、流暢又安全。 前彎也是向內探索的練習前彎的形象看似「低頭」,但在瑜珈哲學中,它象徵著「回到自己」。當我們慢慢低頭、收攝感官,那是一種願意面對當下的誠實與靜心。所以,無論你今天能否摸到腳,只要你在覺察、在呼吸,那就是最完整的練習。 前彎精髓:方向比幅度更重要前彎不一定要「彎到底」,但一定要「在覺察裡」完成。柔軟與穩定是一體的兩面當你願意尊重身體的節奏、放下比較的焦慮,柔軟就會在呼吸之間悄悄出現。前彎不是越深越好,能在正確的方向上延伸自己,才是真正的練習。 即刻體驗.正確前彎練習 ✅ 本文由【Yoga Journey 瑜珈旅程】編輯團隊撰寫。前彎的重點不在深度,而在正確延展與穩定感。透過正確前彎練習,你的柔軟度與身心平衡將同步提升。 🔎 延伸閱讀什麼是陰瑜珈?讓身體在靜止中釋放瑜珈初學者最常見的五個動作錯誤為什麼瑜珈老師都說「膝蓋可以彎」?解開動作背後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