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是沒有一套制式的規則的。否則的話,當今就不會發展出這麼多瑜珈派別讓我們去選擇了。
要記得,瑜珈修練中,體位法只是塊小小的餅,而在體位法中,拘泥禁錮你的這邊要旋那邊要曲,只是做餅的一顆小麥子。練習體位法時,不要為小事抓狂。
某日,青蛙因目睹蜈蚣百腳齊動、曼妙而流暢的移動姿態而傾心不已。
蛙心想,我明明只有四隻腿,控制起來應該更容易才對。
但為何我就是只能蛙跳而不能優雅地移動呢?
蛙決定向蚣請益 步行的藝術。
蛙:「蜈蚣蜈蚣,請你告訴我,你每次走路都是先用哪幾隻腳、後用哪幾隻腳,才能走地如此流動呢?」
蜈蚣先是對青蛙的讚美開心了一番,要回答卻硬生生找不到答案。
沒想到,這些總是陪伴在蜈蚣身邊最親密的百腳,蜈蚣雖用他們走路走了大半輩子,卻禁不起青蛙的「十萬個為什麼」的考驗。
只見蜈蚣整個卡住,越想著哪隻腳應該先跨出,就越舉步維艱。
淚眼汪汪的蜈蚣委屈地說:「青蛙小弟,你讓我好窘呀。下次你遇到其他蜈蚣、不要再問這種令人羞赧的問題了。」
又好比,將一塊精緻的蛋糕,請營養學專家吃,他腦中可能閃過以下種種波濤洶湧的訊息:「這蛋糕含多少仟卡?」「蛋糕的GI值偏高還低?」「我今天的血壓狀況如何?」「為保持身材我今日還剩多少仟卡可以吃?」blah~ blah~ blah~ 等。
同樣的蛋糕給孩子,孩子就是簡單地用叉子或直接用手扒 把蛋糕送進嘴裡,吃乾抹淨後嘴角還殘留蛋糕屑,給你一記甜甜的微笑,滿足地說:「好吃。」
太多資訊、有時只會堵塞你的腦。
而頭腦不簡單的練習,並不能給你簡單練習所帶來的喜悅。
Patanjali 瑜珈經中,開宗明義地說 sthira sukha asana (穩定自在的體位法)
sthira:穩定、強壯、大地
sukha:自在、舒適 、愉悅
asana: 就是「體位法」啦。(或是某本土瑜珈服品牌之台灣加油,啊哈哈。)
有趣的是,這個在講 asana 的詩句中,沒用到一個動詞。
大部分的英譯作品會說:" a posture should be stable and comfortable" (體位法應該要穩定且自在),S(主詞)+動詞+形容詞,文法正確,但卻是比較不恰當的翻譯,因為asana本來就沒有所謂的 should、ought to、have to 等,要人「應該如何」的規範。
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若你的體式不是穩定、自在的,則這就不是體位法。
奧修(Osho)後來對 pathanjali 講的這句話另作詮釋,
他說:Which is stable and comfortable is a posture
凡穩定自在的,就是體位法
玄吧。
Pathanjali 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從體式中,找到你的平穩與自在。
體位法沒有所謂的「應該」,
練習體位法時 把加壓器關掉、把頭腦放簡單。
過份強調「應該」,只會 不必要地 複雜你的腦。
當心 不要縛在自己做的繭中。
兩生同師一位瑜珈師。
A生飽讀詩書,好引經據典,腦部運作繁複。
B生思考單純。腦部運作簡單。
師攜二生外食。向服務員點了魚。
師問A生,你覺得,若想從這桌子碰到月亮,需要疊多少隻魚才夠呢?(三人點的魚已經上桌了。)
只見A生十分認真、振筆疾書先在紙上寫下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測量魚的平均高度、非常忙碌。(B生已吃完自己的那份魚。)
若干時分,A生完成計算,告訴了老師他的答案。(B生已把A的魚也吃了。)
老師便轉向問:「B,那你的答案呢?要幾隻魚?」
只見 B 舔舔指頭一邊皺眉想著,說:「一隻就夠了。」停頓了一下,B 接著說「你若找得到夠長的那隻魚,一隻就夠了。」
複雜的腦是帶不出「自在」的。而且還會讓你餓肚子喔,因為在你努力找答案時,晚餐已經被吃掉了。
與各位瑜友共勉之。— Prathap Black P
翻譯: Yiti 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