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a Journey瑜珈旅程

有學生建議小P老師多開一堂夜間的陰瑜珈課,也有人建議老師多講一點故事。老師知道大家喜歡聽故事更勝於練習體位法,不過大家要明白老師不是講故事而已,故事是用來讓大家明白瑜珈的哲理以及老師想分享的心得。老師認為,如果一個故事幫不了你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那就不是一個有用的故事。不過老師還是很高興大家喜歡他的分享。

三天前老師與一位來自南部的學生談話。這個學生曾跟老師修習瑜珈,並與其他老師學習佛教打坐。可惜因為工作的緣故而中斷學習。她有兩個孩子,現在正在放暑假。小孩放假在家又調皮又吵鬧,而她的工作又是在家處理文書類的事情,所以她被吵到耐性盡失。有天她忍不住打罵了小孩,到了晚上她心裡覺得很沮喪,所以就留言給老師問了幾個問題。

一、要如何教導孩子安靜?
二、表達生氣是對的嗎?
三、是不是因為減少了瑜珈的練習,所以變得比較不能控制情緒

在教孩子安靜之前,我們要先了解真正的靜是什麼。安靜或是平靜是教導不來的、學不來的。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靜。

靜,並非握在我們周圍的人手上。要我身邊的人都安靜,我才能安靜。這是錯誤的想法。你沒辦法讓你的外在世界都安靜下來。若你真的平靜,周遭不管發生何事都不會干擾到你。所以平靜是個人內在的事,不是向外求來的。所以你要別人安靜,這不會讓你靜下來的。你無法改變外在世界。如果你想改變,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有個古老的印度故事是這樣的:有個有錢人,他買了間有庭園的新房子,滿心歡喜住進去。可是到了夜裡他沒辦法睡覺,因為右手邊住了個木匠,左手邊住了個鐵匠,他們晚上都不睡覺,敲敲打打在做工。他很生氣,請他們不要在夜裡敲敲打打,可是他們兩人的回答都是「我們家裡窮,不得不在夜裡幹活,多掙點錢。」有錢人於是拿出一筆錢,用一百萬請木匠與鐵匠搬家。兩名工人各收下一百萬,都答應要搬家。可是當天夜裡,富人還是聽見敲打聲,他氣炸了,去找鄰居理論。結果發現兩名工匠收了錢,也搬了家,可是卻是木匠搬到鐵匠的家,鐵匠搬到木匠的家去,兩人互換房子住而已。

所以說你無法藉由改變外在世界而換得平靜。

關於第二個問題,在你發脾氣之前,應該先弄清楚你為何生氣。你的理由站得住腳嗎?有時候我們看到人們在街上歡樂地嬉鬧,就覺得看不順眼。換成是一個女人在街上哭泣,你反而不會特別去在意。所以你不爽的原因是不是因為人家開心而不是你開心?大多數人發脾氣的理由其實就是缺乏快樂。

孩子吵鬧是因為他們很開心。這一點不需要去擔心。你也不能做什麼。你忘記他們為何高興,你因為生氣而責備了他們,結果你反而內疚。

我記得一個故事。有一對父子坐在火車上,因為車上很多人,所以他們沒有比鄰而坐。60多歲的父親坐在車廂末端,30幾歲的兒子坐在前面靠窗的位置。突然間,兒子在前面對爸爸大喊:「爸爸,外面的樹會往後跑耶。」爸爸說:「對呀,因為火車往前進,所以你會覺得樹在倒退。」坐在兒子旁邊的乘客正在看報紙,非常不耐煩,覺得這個兒子很吵。過沒多久,兒子又大喊:「爸爸,天上的雲在動耶。」爸爸說:「對呀,因為有風吹呀。」兒子隔壁的乘客又被吵到,越來越生氣。又過一會兒,兒子看著外面的夕陽,很興奮地對著爸爸大聲說:「爸爸,天空的顏色變了。」

這時隔壁乘客火大,就把報紙揉成一球丟出去,對著那位爸爸大喊:「你可以把你的兒子送去醫院嗎?他有神經病嗎?都這麼大了,還這麼大驚小怪。」爸爸說:「是呀,我兒子剛從醫院出來,他天生眼盲,沒辦法看到外面的世界,今天是他第一次用他的眼睛,看到這個世界。」整個車廂的人都安靜下來,內心卻激動不已。

我們對別人生氣的原因有很多種。在我們對別人生氣之前,是不是要先弄清楚狀況?至少不要因為別人很快樂,就覺得眼紅而生氣。我們應該要參與別人的快樂,你快樂,我也很快樂。

關於第三個問題,只要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就能有一顆慈愛柔和的心。不要只禁錮在自己雙眼能看到的角度之中。只要能有這種理解就夠了。不需要練到高段的瑜珈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會頭倒立跟控制脾氣沒有關係。

Date:29/7/2014
Place:Yoga Journey
Class:Yin & Pranayama
Teacher:Prathap Black P
Translation: Josephine Lin

Leave a Reply


*

News